大疫三年,人们从疫情初期爆发的恐慌害怕、手足无措,到如今对病毒已淡定很多,可在不断加强的疫情管控力度下,人们的生活已发生很大变化。

 

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,其中一位主播回家乡奔丧被疫情封控滞留一个多月,如今因当地静默管控还未解封,仍无法返回。亲身经历被封居,也深能体会那些居家隔离超过百天的人们是怎样的心情。虽说人类的悲欢没有什么相通之处,但仍要努力推己及人,尝试看到自己的处境,才能看到别人的处境。

 

在一个连空气都仿佛充满焦虑的时代,注定谈焦虑是困难的,也是不讨喜的。但一边掩藏逃避,一边躲躲闪闪,我们还是想对自己和他人说:承认焦虑并不可耻,意识到焦虑才有可能放下焦虑!

 

回想疫情之前人们普遍的对容貌焦虑、对年龄的焦虑……现在看来好像很矫情。尽管育儿的焦虑从不曾停止,但如今也被掩盖在共同的关注经济生活、甚至生存焦虑等更大的方面。当我们从自己个人的焦虑,被不由自主拉到一个更高更全方位角度的时候,不仅感知到了自己的焦虑,也更多看到和感觉到他人的焦虑。

 

作为普通人处在一个容易焦虑的时代,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在关注疫情。每天的生活像开盲盒,不知道明天醒来,打开盲盒后是糟糕呢还是更糟糕。三位妈妈身处不同疫情环境,感觉自是不同。

 

这个时代的人都需要更多的理解,更多的看见。但是在不能被看见、被理解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办?是在一种愤愤不平、郁闷、生气、怒骂中走不出来?还是虚幻地以为一切终将过去,生活依然会重新回到正轨?又或者即使环境不会变好,生活回不到从前,还能积极面对,平心静气接受糟糕的现实?你愿意自己是哪一种?

 

理解自己也理解对方是很难的,却是缓解焦虑的办法之一。也许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,灾难来了,那就应对,做好自己,也尽量体谅别人的难处,慢慢熬吧。看透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场熬炼,就不会太为难自己、为难别人,就少一些对立面,保护好自己的心,才能让自己有精力和心力应对当下的局面。

 

 

亲爱的,你焦虑吗?